當(dāng)前位置:首頁 > 漢語知識 > 成語故事 > 正文

一問三不知
成語故事

一問三不知11.jpg

解釋:

        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、發(fā)展、結(jié)果都不知道,現(xiàn)在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。

出處:

        《左傳·哀公二十七年》:“君子之謀也,始、衷、終皆舉之,而后入焉。今我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難乎!”

來源:

        公元前468年,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。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,后來日漸衰弱,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。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(jìn)攻,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。齊國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晉國吞并鄭國而更加強大,構(gòu)成對齊國的威脅,就派遣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。陳成子率領(lǐng)軍隊到達(dá)淄水河岸的時候,天下大雨,士卒們不愿意冒雨過河。鄭國的向?qū)ё铀颊f:“晉國的兵馬就在敝國都城的屋子底下,所以前來告急,敝國的君臣,正焦急地盼望著齊軍早日到達(dá)。如果再不行進(jìn),恐怕要來不及了。”陳成子披著雨篷,拄著兵器,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。戰(zhàn)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,他使用鞭子狠抽,硬逼它們過河,經(jīng)過一番努力,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,準(zhǔn)備與晉軍交戰(zhàn)。晉軍統(tǒng)帥荀瑤見齊軍軍容嚴(yán)整,心里有點害怕,便對左右的部將說:“我占卜過攻打鄭國,卻沒有占卜過和齊國作戰(zhàn)。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,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。”部將們也贊成他的看法,說:“咱們的君王叫您不要打齊國,只要您把鄭國拿到手就行了。現(xiàn)在您卻與齊軍交戰(zhàn),要是打不勝,怎么向君王交代呢?”荀瑤說:“不會打不勝的。我占卜過打鄭國必勝,如果打齊國不勝,這不說明占卜不靈嗎?”他這番話,顯然只是為了鼓舞士氣。齊軍嚴(yán)陣以待,荀瑤想:“再這樣下去,我軍恐怕支持不住了,一定要趕快把鄭國拿下?!彼H自率領(lǐng)部分軍隊,前去襲擊鄭國的都城。城里的人沒有準(zhǔn)備,荀瑤的軍隊攻進(jìn)城去,鄭國軍隊沒有抵抗就潰散了。荀瑤占領(lǐng)了鄭國的都城,把鄭襄公俘虜了。齊國軍隊得知鄭國都城失陷,鄭襄公被俘,迅速回師救援。陳成子分析了戰(zhàn)況以后,決定全軍出動,先解除晉軍對鄭國的包圍,然后同晉軍決一死戰(zhàn)。荀瑤聽到齊軍進(jìn)攻的消息,大吃一驚。部將們紛紛向他建議:“我軍應(yīng)該趕快撤回去,否則一處有失,處處危險!”荀瑤在部下的催促下,匆忙下令全軍撤退。晉軍撤退時,由于荀瑤事先沒有料到齊國會來救援,所以未作任何準(zhǔn)備,此刻,晉軍措手不及,被齊軍殺得丟盔棄甲,狼狽而逃。荀瑤帶著殘兵敗將逃回晉國以后,晉國的國君十分惱怒,要殺荀瑤。荀瑤連忙辯解說:“報告君王,不是我打了敗仗,而是我下的命令有錯誤。我曾經(jīng)說過:‘不要多殺人,不要擄掠老年人,不要焚燒房屋,不要摧毀水井和糧食?!墒俏业牟肯虏蛔袷匚业拿睿麄儞锫恿肃崌芏嘭斘?,影響了我的戰(zhàn)略部署,所以才打了敗仗。我罪該萬死,但是我死之前有一個要求,請君王開恩,不要殺我的謀士羊舌職,讓他繼續(xù)輔佐君王?!睍x國的國君答應(yīng)了他的請求,荀瑤便自殺了。根據(jù)這個故事,人們把“一問三不知”的“三不知”,定為事情的起因、經(jīng)過和結(jié)果?,F(xiàn)在,人們用它來泛指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了解。

引申意義:

        從荀瑤的話語中,我們引申出,對事情的開始、發(fā)展和結(jié)果全程都不了解,叫做一問三不知。

比喻意義:

        “一問三不知”有時也用來裝糊涂,推說不知道?;蛴糜谥S刺某人什么也不知道。

近義詞:

        裝瘋賣傻、一無所知、一竅不通、一無所知、六神無主

反義詞:

        了如指掌、一目了然、洞若觀火、明察秋毫

辨析:

        “一問三不知”和“一無所知”都表示“什么也不知道”,但“一問三不知”語義較重。

文化內(nèi)涵與智慧:

        這個成語體現(xiàn)了古人對于知識和信息的重視,以及對于未知事物的敬畏。它告訴我們,在面對問題時,我們應(yīng)該盡可能地了解事情的全貌,而不是一無所知或者一知半解。同時,這個成語也提醒我們,在生活和工作中,要學(xué)會提問和傾聽,以便更好地了解情況和解決問題。

一問三不知1.jpg

成語故事:

        公元前468年,晉國國君派大夫荀瑤為統(tǒng)帥,出兵討伐鄭國。鄭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(jìn)攻,便派人到齊國求救。
        齊平公不忍坐視鄭國滅亡,立即派大夫陳成子率兵前去救援。
        齊軍在鄭國向?qū)ё铀嫉膸ьI(lǐng)下,冒著大雨渡過了濮水,準(zhǔn)備與晉軍交戰(zhàn)。晉軍統(tǒng)帥荀瑤見齊軍軍容整齊,士氣高昂,不由有些害怕。他對左右的部將說:“齊軍軍容嚴(yán)整,戰(zhàn)斗力一定很強,我軍恐怕很難戰(zhàn)勝他們?!?br/>        部將們也害怕和齊軍作戰(zhàn),主張撤兵。荀瑤一面準(zhǔn)備撤兵,一面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,挑撥說:
        “陳將軍,你是陳國的后代。你們陳國雖然是被楚所滅,但鄭國有不可推卸的責(zé)任。所以我們晉國這次出兵鄭國,其實是為陳國報仇呀!”
        陳成子冷冷地說:“我現(xiàn)在是齊國的大將,奉君命來救援鄭國,你告訴荀瑤,讓他別再白費苦心了?!?br/>        晉軍的使者走后,一個名叫荀寅的部將來向陳成子報告說:“我聽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(zhàn)車向我軍發(fā)動襲擊,要消滅我們,只怕我們打不過他們。”
        陳成子嚴(yán)厲地說:“我們奉國君之命前來救援鄭國,即使晉軍再多,也決不害怕。兩軍即將交鋒,你知道敵人的兵力部署、作戰(zhàn)方略、軍隊士氣嗎?”
        “不知道!”荀寅說。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你一問三不知,僅憑道聽途說,就長敵人的威風(fēng),滅自己的志氣,真是太不應(yīng)該了!”
        荀寅聽了,知道自己錯了,不由十分后悔。說:“君子謀劃一件事情,對事情的各個方面都應(yīng)考慮周到,然后向上報告。而我卻心中無數(shù),怎能不碰壁呢?”
        事實證明,荀寅聽說之事純屬無稽。幾天后,晉軍便撤兵回國,鄭國之危遂解。陳成子也率軍自回齊國。
        后來,“一問三不知”這一成語,用來指對實際情況毫無所知。

開通會員,享受整站包年服務(wù)立即開通 >
說明: 本文檔由創(chuàng)作者上傳發(fā)布,版權(quán)歸屬創(chuàng)作者。若內(nèi)容存在侵權(quán),請點擊申訴舉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