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儒林外史》的作者吳敬梓,出生于清朝康熙四十年(1701),卒于乾隆十九年(1754),歷經(jīng)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享年五十四歲。吳敬梓出生時,上距滿族統(tǒng)治者福臨自沈陽遷都北京(順治元年,1644)已近六十年,明末清初疾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《儒林外史》的作者吳敬梓,出生于清朝康熙四十年(1701),卒于乾隆十九年(1754),歷經(jīng)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享年五十四歲。吳敬梓出生時,上距滿族統(tǒng)治者福臨自沈陽遷都北京(順治元年,1644)已近六十年,明末清初疾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...[繼續(xù)閱讀]
《儒林外史》的作者吳敬梓,雖出生于安徽全椒,但其先世并非安徽人。根據(jù)現(xiàn)存的資料可以知道,他們的先人是從浙江溫州遷徙到江蘇六合,再移居到安徽全椒的。吳敬梓在其《移家賦》中說,“我之宗周貴裔,久發(fā)軔于東浙”,并自加說...[繼續(xù)閱讀]
吳敬梓出生于清康熙四十年(1701),卒于乾隆十九年(1754),字敏軒,又字粒民,晚號文木老人,別署秦淮寓客。他的一生也如同其家族漸趨衰敗一樣,日逐墜入貧困之中。在他的一生中,幼年喪母與出嗣,青年喪父與奪產(chǎn),中年移家與卻聘,壯年修...[繼續(xù)閱讀]
吳敬梓的戚友金兆燕在《甲戌仲冬送吳文木先生旅櫬于揚州城外登舟歸金陵》詩作中曾經(jīng)寫道:“著書壽千秋,豈在骨與肌。”這確為至理明言,如果沒有留下自己的著述,又有誰會在千百年后知道吳敬梓其人呢?吳檠在《為敏軒三十初度...[繼續(xù)閱讀]
帶雨征鴻過晚天,懷人中酒夜無眠。小山叢桂今安在,欲賦淮南招隱篇。這是吳敬梓贈給他的友人李葂(字嘯村)四首組詩中的第一首。李葂,字讓泉,一字嘯村,號皖江鐵笛生,安徽懷寧人。吳敬梓詞中尚有二首贈李嘯村之作。其《沁園...[繼續(xù)閱讀]
高臺多春風,旭日照彼岨。攬袂試登臨,懷古遙踟躕。昔者周孝侯,奮身三惡除。家本罨畫溪,折節(jié)此讀書。古今同一轍,與君皆僑居。工愁吳季重,深情王伯輿??怪灸劫t達,悠悠千載余。這是作者移家南京后與友人同游周處臺時所作...[繼續(xù)閱讀]
一失計辭鄉(xiāng)土,論文樂友朋。為應(yīng)蓬自直,聊比木從繩。揮麈清風聚,開樽皎月澄?;厮寄晟偃?流浪太無憑。二近市居原誤,無由學灌園。誅茅江令宅,蠟屐謝公墩。漫畫終何益,寒號亦自存。每將偕隱意,三復昔人言。這八首組詩,是...[繼續(xù)閱讀]
康熙丙子歲,先君子讀書其中,今道士尚存,年九十余矣。鈴鐸風微靜不聞,客來芳徑正斜曛。煙昏樹杪鴉千點,水長陂塘鷺一群。幽草綠遙尋古剎,疏窗碧暗哭遺文。白頭道士重相訪,極目滿山飛亂云。這首七言律對考證吳敬梓的家世有重...[繼續(xù)閱讀]
一素領(lǐng)應(yīng)隨秋氣深,卻緣消渴罷彈琴。美人一賦堪千古,何用子虛與上林。二屯賤誰憐虞仲翔,那堪多病臥匡床。黃金市駿年來貴,換骨都無海上方。吳敬梓移居南京以后,結(jié)交了一些新朋友,他成了秦淮河邊文士中的一個領(lǐng)袖式的人...[繼續(xù)閱讀]
平生我愛王摩詰,川圖畫妙入神。篋藏此圖三十載,晴窗拂拭無纖塵。有時酌酒與裴迪,花枝草色眼中新。浮云富貴非所好,愛山成癖樂其真。披圖沉吟仍快快,川野色平于掌。那似江南煙水區(qū),丹青紫翠多駘蕩。嵚崟碕礒...[繼續(xù)閱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