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號香光,又號思白、思翁,1555年(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)正月十九日生,松江(今屬上海)人。其祖父董悌,父董漢儒,母沈氏。董家先祖原籍河南開封,后隨著宋高宗南渡而占籍松江。據(jù)董其昌《容臺文集》卷六《漸川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號香光,又號思白、思翁,1555年(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)正月十九日生,松江(今屬上海)人。其祖父董悌,父董漢儒,母沈氏。董家先祖原籍河南開封,后隨著宋高宗南渡而占籍松江。據(jù)董其昌《容臺文集》卷六《漸川...[繼續(xù)閱讀]
對于董其昌來說,要想擺脫困境,出人頭地,中興家業(yè),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做官,走科舉仕途的道路。董其昌一生躊躇滿志,但最初他的功名之心連連受挫。1571年(隆慶五年),董其昌17歲時參加松江府會考,“試于邑”,因考官松江知府衷貞吉...[繼續(xù)閱讀]
直到1588年(萬歷十六年)秋,董其昌三赴南京參加鄉(xiāng)試,終于考中,并名列南直隸省試中第三,其詩卷上所顯示出的文采還受到王世貞稱贊。1589年(萬歷十七年),中舉進士,在會試中名列第二,在決定最后名次的廷試(即殿試)中名列第四,為第二...[繼續(xù)閱讀]
1591年(萬歷十九年),掌管翰林院事的禮部左侍郎的田一俊因病去世,田一生清廉,身后蕭條,素為館內(nèi)人所敬重。身為翰林院庶吉士的董其昌則主動請纓,自愿護送老師田一俊靈柩南下福建大田縣老家。這件事足見董其昌恭謙的一面,而這...[繼續(xù)閱讀]
或許,董其昌有著“戀家”情結(jié),為官時稍有不順,他便借口歸鄉(xiāng);或者只要有機會,便轉(zhuǎn)道回府,流連時日。再或許,江南是他可以詩畫自娛的“桃花源”,是他可以放松身心的安樂窩,是他放縱欲望甚至為所欲為的“跑馬場”。在這一點上...[繼續(xù)閱讀]
1620年(萬歷四十八年,亦即泰昌元年),明光宗朱常洛即位,念及舊講官董其昌,問:“舊講官董先生安在?”下旨召為太常少卿,然董其昌未及接領(lǐng)圣旨,光宗即因服“紅丸”猝死。因此,董其昌仍居江南。直到1622年(天啟二年)春,68歲的董其昌...[繼續(xù)閱讀]
事實上,一個人的行跡與交游沒有絕對分別,而且,二者之間是相互聯(lián)系、相互契合的,是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關(guān)系。交游到處即行跡所到,行跡到處亦常與交游相合。例如,所謂出行上任、拜師交友、游歷山水、考察風土人情等等,必然...[繼續(xù)閱讀]
袁宏道在萬歷三十三年(1605)致董其昌的信中說:“不佞嘗嘆世無兼才,而足下殆奄有之。性命騷雅、書苑畫林,古之兼斯道者,唯王右丞、蘇玉局,而摩詰無臨池之譽,坡公染翰僅能為枯竹巉石。不佞將班足下于王、蘇之間,世當以為知言也...[繼續(xù)閱讀]
董其昌之所以有“擔當宇宙”的思考與氣度,必然與其內(nèi)心的格局與高遠的視野分不開。分析他所處的時代,正是16世紀后期到17世紀初期之間。16世紀的西方,正處于地理大發(fā)現(xiàn)的大航海時代。封建主義衰落,資本主義萌芽并初步發(fā)展...[繼續(xù)閱讀]
在晚明書壇,董其昌擁有很高的聲譽。他與邢侗、米萬鐘、張瑞圖被合稱為“明代四大家”?!睹魇贰の脑穫鳌芬苍涊d:“其昌書始以米芾為宗,后自成一家,名聞外國,尺素短札,流布人間,爭購寶之。”董其昌在自己的言論中,經(jīng)常拿古...[繼續(xù)閱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