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歷史 > 中國儒教史 > 列表
中國儒教史 共有 302 個詞條內容

上帝信仰的起源

    中國古代國家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,信奉著一位或多位神靈。中國古代國家信奉的至上神叫“帝”或“上帝”。帝或上帝又稱作“天”。天和上帝是同實異名的概念。據(jù)文獻資料,我國在夏代甚至更早的時代就信奉天為至上神。《尚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觀念">神觀念

    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,有許多山河湖海之神,也有風雨旱澇之神等,這些神的形象,是動物或變形動物或半人半獸形的;這些神的功能,是主宰山河湖海,管理日月等自然物,發(fā)施風雨等自然現(xiàn)象。從這些神的形象和功能看,他們不是山河湖海的精靈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天子與天子的使命

    古文獻中提到的上古帝王很多。晉代皇甫謐作《帝王世紀》,列舉的上古帝王有:伏羲氏、女媧氏、大庭氏、柏皇氏,中央氏,栗陸氏、驪連氏、赫胥氏、尊盧氏、渾沌氏、昊英氏、有巢氏、朱襄氏、葛天氏、陰康氏、無懷氏等十五代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祭祀與彼岸

    祭祀是古代國家的頭等大事。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載: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。對于君主來說,祭祀的權力高于行政的權力。公元前547年,已被驅逐出國的衛(wèi)獻公派人與權臣寧喜談判,其條件是:政由寧氏,祭則寡人。(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祭禮

    祭禮是中國傳統(tǒng)宗教關于祭祀原則的種種規(guī)定。最根本的祭祀原則是:人們只應祭祀該由自己祭祀的鬼神,鬼神也只享受該祭自己的人的祭祀。《左傳·僖公十年》載:(狐突)對曰:“臣聞之,神不歆非類,民不祀非族。”二十年后,衛(wèi)國寧喜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通神與占卜

    依照上帝或神靈的意志來管理國家,或者通過祭祀以祈求福佑,二者都需要和上帝、神靈進行思想溝通,以探測上帝、鬼神的旨意。一般說來,神人交通的中介是巫。在中國古代,女巫叫巫,男巫叫覡,都是專門的神職人員。巫覡負責把人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商周之際宗教觀念的轉變

    周人推翻商朝當了天子,這是古代社會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。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,類似的事件仍然是最重大的社會事件。對于這樣的事件,必須作出合理的解釋,即周人必須說明,自己當天子是合理的。依照《尚書》,周人的解釋是:上帝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傳統(tǒng)宗教學和中國傳統(tǒng)宗教

    英國學者麥克斯·繆勒(F.Max Muller)被公認為宗教學的奠基人??娎照J為“無限觀念是全部宗教觀念的基礎”[1]。人們崇拜山川樹木等,并不是崇拜可以看到的物象;當人們向太陽、月亮或眾星祈求時,也不是向肉眼中所見到的形象祈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禮崩樂壞和諸侯的祭天行為

    滅商以后,周武王很快就去世了。此后的成康時代,“天下安寧,刑措四十余年不用”(《史記·周本紀》)。但接著就是昭王南巡狩不返,穆王征犬戎,作《甫刑》,周王室與諸侯的關系緊張起來,王室也就逐漸衰落了。王室衰微的基本特征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

秦漢之際的五帝祭祀及神靈系統(tǒng)

    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,秦國所祭的上帝就成了全國的共同上帝。不過秦始皇沒有取消其他諸侯國原有的祭祀。他到海上巡游,祭齊國的八神;梁、晉諸國的祭祀能一直保持到漢代,也是因為秦始皇沒有將他們取消。但最尊貴的,乃是秦國原有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
中國儒教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