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醫(yī)學知識 > 混合牙列期咬合 > 列表
混合牙列期咬合 共有 86 個詞條內(nèi)容

3) 第一磨牙遠中移動的各種治療病例

    用于第一磨牙遠中移動的間隙恢復裝置,因應用部位、間隙縮短狀態(tài)等而異,有多種類型。有用鋼絲的,有用橡皮鏈的,有用螺旋彈簧的,有用擴大器的,有用頜間固定、頜外固定裝置的等等很多。但是筆者認為構造簡單、價格便宜且能夠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4) 以非拔牙治療為目的的第一磨牙遠中移動

    近來,非拔牙治療再次盛行,與以前的方法不同,變?yōu)橥ㄟ^上下頜第一磨牙遠中移動來獲得間隙。但是為遠中移動第一磨牙,支抗有利用種植體的,有用超強鋼絲等的方法。這種遠中移動得到的間隙,有時被用來解除前牙的間隙不足。而實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的治療">5) 第一磨牙鎖的治療

    第一磨牙部的鎖比起第二磨牙,發(fā)生率極低。鎖,如圖3-21所示,上下頜第一磨牙頰舌尖的外斜面接觸,每個牙齒向頰或舌向移位,顯示為鎖狀咬合狀態(tài),稱為鎖(上后牙舌尖咬在下后牙頰尖的頰側)。針對鎖有一些治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1) 牙間隙的存在

    乳牙前方牙群,即乳切牙部,牙間隙高發(fā),間隙型牙列的左右側乳尖牙近中面間的間隙量,3歲兒童平均值在上頜為3.07mm,下頜為2.24ram~[56]。僅這個間隙,還無法滿足前述的恒切牙和乳切牙牙冠近遠中寬度總和的差,大約能彌補1/2,所以為了恒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2) 牙槽嵴的前方發(fā)育、恒切牙的前方萌出及唇側傾斜

    如果僅是牙間間隙的存在,要在形態(tài)小的乳切牙的排列部位上,整齊地排列恒切牙,幾乎不可能。但是牙間間隙的存在、切牙部的牙槽前方發(fā)育伴恒切牙前方萌出,則非常有助于正常排列。圖4-3是筆者指導的高野博子的學位論文[15]中顯示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3) 牙槽嵴的側方發(fā)育及乳尖牙間牙弓寬度的增大

    作為恒切牙正常排列的結構調(diào)整,有牙槽嵴的側方發(fā)育伴乳尖牙間牙弓寬度的增大。乳尖牙部的頰側牙槽嵴間寬度和牙弓寬度的發(fā)育,如圖1-10和圖2-32所示,上下頜乳尖牙間牙弓寬度到5~6歲為止,幾乎不變化,呈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但其后的6~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4) 關于乳尖牙遠中移動及有關Leeway間隙的部分利用

    根據(jù)Moyers[60],下頜乳尖牙間牙弓寬度的增大,是伴隨下頜恒切牙的萌出,乳尖牙向靈長間隙遠中移動的結果所致。向后方移動則牙弓變寬,乳尖牙向遠中和斜后方移動,因而乳尖牙間牙弓寬度增大。但是,這個寬度的增加并非僅僅因此而已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5) 前方牙群在替換期時的扇形排列

    上頜中切牙和側切牙萌出時,如圖4-5所示,牙軸近中傾斜,切牙呈扇形排列,發(fā)生正中部的分離,有時被認為是形成了錯畸形。但是,這并非異常,是由于頜骨中尖牙牙根的發(fā)育,壓迫切牙牙根所致。所以,恒尖牙萌出,則正中間隙就消失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1) 僅利用片切調(diào)磨法進行前牙區(qū)擁擠的治療

    切牙萌出過程中,因間隙不足,萌出完了時經(jīng)常會發(fā)生前牙區(qū)的擁擠。這樣的病例在切牙萌出完成時,擁擠不會自愈。但是,如果在萌出過程中,只對鄰接乳牙鄰面進行片切調(diào)磨,而不需佩戴矯治器,也經(jīng)常能夠解除擁擠。因為以前使用砂片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

2) 利用乳尖牙間牙弓寬度增大期解除擁擠的方法

    影響恒切牙排列狀態(tài)的重要的因素之一,是如前所述的乳尖牙間牙弓寬度。乳尖牙牙弓寬度在恒切牙萌出時大幅增大,同時乳尖牙頰側牙槽嵴間寬度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和量增大。這個量與出齦的切牙大小密切相關。根據(jù)筆者指導的孫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混合牙列期咬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