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文是《莊子》的首篇,表現(xiàn)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思想。清代學者王先謙說:“無所待而游于無窮,方是《逍遙游》一篇綱目。”(《莊子集解》)所謂“無所待而游于無窮”,即是說不受任何約束,自由自在地逍遙于物外。這是莊子哲學思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此文是《莊子》的首篇,表現(xiàn)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思想。清代學者王先謙說:“無所待而游于無窮,方是《逍遙游》一篇綱目。”(《莊子集解》)所謂“無所待而游于無窮”,即是說不受任何約束,自由自在地逍遙于物外。這是莊子哲學思...[繼續(xù)閱讀]
《齊物論》反映了莊子哲學的又一重要思想,包括齊物和齊言兩部分。莊子認為,世上矛盾對立的雙方,諸如生與死、貴與賤、榮與辱、成與毀、大與小、壽與夭、然與不然、可與不可等,都是齊一而無差別的。“天地與我并生,而萬物與...[繼續(xù)閱讀]
所謂“養(yǎng)生主”,即養(yǎng)生之宗旨。正如王先謙云:“順事而不滯于物,冥情而不攖其天,此莊子養(yǎng)生之宗主也?!?《莊子集解》)也就是說,循乎天理,依乎自然,處于至虛,游于無有,不為外物傷身,便可享盡天年,達到養(yǎng)生的目的。郭象云:“夫...[繼續(xù)閱讀]
人間世,即人間社會,是講“涉亂世以自全”(清王夫之《莊子解》)的人生處世哲學。怎樣才能做到涉亂世而遠害全身呢?那就要虛己順物,以無用為用?!娥B(yǎng)生主》是講不以世務傷生的養(yǎng)生功夫,此篇是說要從涉世中來體驗這種功夫。所...[繼續(xù)閱讀]
此篇是莊子論道德的千古奇文,憑空撰出五個形體殘缺不全的畸形丑怪之人,表現(xiàn)了道家的一種獨特的形殘而德高的道德觀,在中國美學史上曾產(chǎn)生過深遠的影響。不過,莊子所謂的德,與常人所謂的德不同,其中注入了道家遺形忘情,常因...[繼續(xù)閱讀]
作者認為,大道“有情有信”,“無為無形”,是宇宙的本源,是萬事萬物的主宰和宗師。文中所謂的真人,正是大道的化身;女偊、子輿、孟子反等虛構(gòu)的人物,即是大道形象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莊子所贊美的真人,是“天人合一”的實體。但應當...[繼續(xù)閱讀]
本篇是論帝王應當怎樣從政的問題,故以“應帝王”名篇。莊子以無用為用、無功為功,所以主張帝王應順應自然、無為而治。正如篇中所說,作為帝王即應當:“汝游心于淡,合氣于漠,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,而天下治矣。”此篇與《大宗...[繼續(xù)閱讀]
內(nèi)篇七篇,是《莊子》有題目之文,外篇則標取篇首兩字,而次第編之,以羽翼內(nèi)篇,盡其未盡之蘊(陸西星《南華經(jīng)副墨》)。《駢拇》為外篇首篇,以義名篇,闡發(fā)人們應保持天然本性的道家思想,痛斥矯行仁義和妄為淫僻,同樣都是殘生傷性...[繼續(xù)閱讀]
本篇與《駢拇》篇主旨相同,譴責圣人矯行仁義禮樂對世人淳樸自然本性的殘害,宣揚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。所不同者,此篇以馬設(shè)喻,中間插入“至德之世”(原始社會),描寫先民的素樸自然本性,以揭示圣人提倡仁義而殘害天下的罪過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本篇以“胠篋”為題,即開箱之意。它以胠篋止盜為喻,由小見大,深刻地揭露和抨擊了當時“竊鉤者誅,竊國者為諸侯”的社會現(xiàn)實。作者向往沒有剝削、沒有壓迫的自由平等的“小國寡民”的社會,其中也蘊含著進步的思想。清代宣穎...[繼續(xù)閱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