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百科知識 > 顯示 > 正文

李東生

  • 李東生
2009年12月23晚,李東生獲得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經濟十年商業(yè)領袖(一共10人),獲獎關鍵詞為百折不回。

個人簡介

姓名:李東生

 性別:男

國籍:中國

出生年月:1957年7月

籍貫:廣東省

畢業(yè)院校:華南工學院(現華南理工大學)無線電系  

供職機構:TCL集團公司

職務:董事長兼總裁

1985年任TCL通訊設備公司總經理

1986年任廣東惠州市工業(yè)發(fā)展總公司引進部主任

1990年任惠州市電子通訊總公司副總經理、黨委副書記兼團委書記

1993年初,李東生擔任TCL電子集團公司總經理

1996年底,李東生出任TCL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

職業(yè)生涯

TCL集團總裁兼董事長

有人將2002年比做李東生的"鵲起年",那一年,TCL邁出了國際化的第一步,820萬歐元并購德國施耐德,成為在當地的第一家中國制造企業(yè)。2004年,李東生要同時整合兩個虧損大戶法國湯姆遜公司彩電業(yè)務與阿爾卡特全球手機部門。

80年代中期,李東生擔任惠州市工業(yè)發(fā)展總公司引進部主任時,先后與國際上著名的跨國集團公司廣泛接觸,如荷蘭的飛利浦、美國的唐德、香港的金山實業(yè)集團等,利用這些公司資金雄厚、技術力量強、管理水平高的優(yōu)勢,吸引他們來惠州辦實業(yè),并相繼參與“中歐”、“惠信”、“唐德”、“王氏”、“奇勝”和“樂庭”等十幾家大型合資企業(yè)的籌建工作,并擔任這些企業(yè)的中方董事。

1993年初,任TCL電子集團公司總經理。這年TCL集團憑著“敢為天下先”的市場創(chuàng)新意識,以性能價格極其優(yōu)越的大屏幕彩電切入市場,一舉獲得成功。抓機遇促發(fā)展,TCL集團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,提高產品附加值;另一方面不斷變革創(chuàng)新,提高管理水平和營銷網絡市場反應速度,在保證國內市場穩(wěn)定增長的同時加大自有品牌產品的海外推廣力度。經過幾年努力,創(chuàng)造了“有計劃的市場推廣”、“服務營銷”等市場擴展新理念,建立起遍布全國各地的300多家營銷網點和一支7000多人的銷售隊伍。TCL王牌彩電銷售在500萬臺以上,市場銷售始終保持國內彩電前三名,TCL王牌大屏幕高端彩電銷售唱主角,囊括國內產品的幾個銷售冠軍。其品牌價值達到56.38億元之巨,TCL王牌彩電如今已成為國內家喻戶曉、婦孺皆知的“王牌”產品。

為了適應數字化、信息化、網絡化的社會通訊、家電、電腦互相融合的趨勢,集團注資1.25億元組建了TCL電腦有限公司,致力于TCL品牌電腦整機、周邊設備及功能方案的研發(fā)、生產、銷售及服務。公司在全國設有7個大區(qū)營銷服務中心,在20余個省市設了營銷服務代表處。在此之前,1991年創(chuàng)立了TCL信息技術公司,致力以電腦科技產品和應用的跟蹤,為TCL尋找進入信息產業(yè)和電腦行業(yè)的最佳時機。1996年投資2000萬元創(chuàng)立了TCL美國公司,致力于對國外最新的通訊視聽、電腦科技進行跟蹤研究。1997年投資1000萬元創(chuàng)立TCL技術開發(fā)中心,隨后又投資6000萬元收購北京開思軟件公司,接著投入巨資控股北京東通系統集成公司、參股北京翰林匯12%股東,這些超前舉措成為電腦公司鋪墊,大大加快了對信息家電產品的開發(fā)步伐。1996年底,李東生任TCL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。同年,TCL集團兼并香港陸氏公司彩電項目,開創(chuàng)國企兼并港資企業(yè)并使用國有品牌的先河。1997年,TCL集團公司成為惠州市首家國有資產授權經營試點企業(yè)。與河南美樂集團實現強強聯合,組建河南TCL美樂電子有限公司。1998年中國進出口銀行與TCL集團公司簽訂“20億元人民幣出口賣方信貸一攬子授信額度框架協議”為TCL開拓海外市場,增強競爭新勢力提供有力獎金支持。國際市場不斷擴大,在香港、新加坡、菲律賓、美國、越南、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(qū)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,彩電出口不斷增長。

1999年,通過資產重組,內蒙古TCL王牌電器有限公司投入經營。次年9月,李東生出席在上海召開的《財富》論壇大會。 2004年,TCL集團分別與法國湯姆遜和阿爾卡特公司合資組建運營。李東生在推進中國企業(yè)國際化方面對國內企業(yè)起到重要作用,成為中國企業(yè)與國際大企業(yè)聯盟的代表,入選美國《時代》周利最具影響力商界人士,榮膺“中國經濟年度人物”獎,被評選為2004年“廣東十大經濟風云人物”和2004年“全國影響家電發(fā)展趨勢十大創(chuàng)新人物”稱號。李東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貿易部授予"發(fā)展中國家電集團特殊貢獻功臣"榮譽稱號[1]。


內容來自百科網